上一层 后一页

弯 矩   (GB 50010-2010)

子程序界面

更新

  • 本子程序界面的原始数据可在取代它的更新子程序当中被打开。

  • 点击本子程序界面左上角“数据”按钮旁的倒三角形下拉菜单,从中选择“在更新版本中打开”,子程序界面的原始数据将在更新的【弯矩】子程序中打开。

  • 本子程序被取代的主要原因是《混凝土结构通用规范》GB 55008-2021 自 2022 年 4 月 1 日起实施。

技术条件

  • 摘要:支持根据弯矩设计值进行配筋计算,或按纵筋面积反算弯矩设计值,同时支持受弯界限承载力计算。此外,还能进行素混凝土受弯构件多种截面形状的受弯承载力计算。

  • 编制依据

    •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2015 年版)(以下简称混凝土规范);

    •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标准》GB/T 50476-2019。

  • 适用范围

    • 适用于跨高比不小于 5 的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

    • 对于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本子程序仅适用于矩形单筋截面,计算中不计入纵向普通受压钢筋。当需要考虑纵向受压钢筋时,可使用【弯剪扭构件】子程序计算。

  • 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 ξb混凝土规范公式(6.2.7-1)有屈服点普通钢筋计算,即:ξb=β1/[1+fy/(Esεcu)]。

计算参数

  • 计算方式

    • 设置受弯构件的计算方式,可选择“已知 弯矩 求 配筋”“已知 配筋 求 弯矩”“受弯界限承载力”“素混凝土受弯承载力”。

    • 当选择“受弯界限承载力”时,取(界限)受压区高度 x=ξbh0,计算弯矩设计值 M 及纵向受拉钢筋截面面积 As

  • 弯矩设计值 M

    • M——弯矩设计值(kN·m)。

  • 受拉纵筋面积 As

    • As——受拉区纵向钢筋的截面面积(mm2)。

  • 截面形式

    • 设置构件的截面形式。

    • 当“计算方式”选择“素混凝土受弯承载力”时,可选择“矩形截面”“T形截面”“工形截面(对称)”“工形截面(不对称)”“箱形截面”“倒T形截面”“圆形截面”“环形截面”“锥形基础横截面”“倒锥形基础横截面”“阶梯形截面”“倒阶梯形截面”。

    • 阶梯形或倒阶梯形截面的阶数为三阶;两阶的阶梯形或倒阶梯形截面,“截面形式”可选择“T形截面”或“倒T形截面”。

    • 计算结果输出受拉区在素混凝土受弯构件底部时的受弯承载力。

  • 抵抗矩塑性影响系数基本值 γm

    • γm——混凝土构件的截面抵抗矩塑性影响系数基本值。

    • 当输入“自动”时,由程序计算确定。

    • 当输入“规范解”时,按混凝土规范7.2.4 确定,截面形式限于表中的截面形状。

  • 截面宽度 b截面高度 h

    • b、h——分别为截面宽度、高度(mm)。

    • 截面宽度 b:

      • T形、倒T形、I形截面,为腹板宽度;

      • 箱形截面,为各肋宽度的总和;

      • 锥形、倒锥形基础横截面,为基础宽度;

      • (三阶)阶梯形、倒阶梯形截面,为第一阶宽度。

  • 受拉区翼缘宽度 bf受拉区翼缘高度 hf

    • bf、hf——分别为受拉区翼缘宽度、高度(mm)。

  • 受压区翼缘宽度 bf'受压区翼缘高度 hf'

    • bf'、hf'——分别为受压区翼缘宽度、高度(mm)。

  • 圆形截面的直径 d

    • d——圆形截面的直径(mm)。

  • 环形截面的内径 d1

    • d1——环形截面的内径(mm)。

  • 端部高度 h1

    • h1——端部高度(mm),对于阶梯形或倒阶梯形截面,则为第一阶高度。

  • 顶部宽度 b1

    • b1——锥形、倒锥形基础横截面的顶部宽度(mm)。

  • 第二阶宽度 b2第二阶高度 h2

    • b2、h2——分别为第二阶宽度、高度(mm)。

  • 第三阶宽度 b3第三阶高度 h3

    • b3、h3——分别为第三阶宽度、高度(mm)。

  • 受拉纵筋合力点至近边距离 as

    • as——受拉区纵向钢筋合力点至截面受拉边缘的距离(mm)。

    • 当输入“一类”“二a类”“三a类”等环境类别或“Ⅰ-A”“Ⅰ-B”“Ⅱ-C”等环境作用等级时,构件类型按梁考虑,默认的纵筋直径 d 取 25mm、箍筋直径 dg10mm。

    • 请参阅“受拉纵筋合力点至近边距离 as”。

最小配筋率

  • 受拉纵筋最小配筋率 ρmin

    • ρmin——一侧受拉纵筋最小配筋率(%)。

    • 可输入“自动”“次要构件”以及具体数值。

    • 当输入“自动”时,程序依据混凝土规范第 8.5.1 条的规定,取配筋率下限与配筋特征值相关表达式二者中的较大值。此处配筋率下限为 0.20,配筋特征值相关表达式为 45ft/fy

    • 当输入“次要构件”时,ρmin 取值同“自动”。当“截面位置”为“一般位置”时,按混凝土规范8.5.3 条规定计算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截面面积。

    • 当输入具体数值时,取输入值与配筋特征值(ft/fy)相关表达式二者中的较大值。

    • 除另有规定外,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中纵向受力钢筋的配筋率不应小于混凝土规范表 8.5.1 所规定的值。对于受弯构件,应为“0.20 和 45ft/fy 中的较大值”。

    • 混凝土规范表 8.5.1 注 2 规定,“板类受弯构件(不包括悬臂板)的受拉钢筋,当采用强度等级 400MPa、500MPa 的钢筋时,其最小配筋率百分率应允许采用 0.15%和 0.45ft/fy 中的较大值”。

    • 混凝土规范第 8.5.2 条规定,“卧置于地基上的混凝土板,板中受拉钢筋的最小配筋率可适当降低,但不应小于 0.15%”。

    • ρmin 输入值不小于 0.10。


相关页


图例

  • 当按下位于子程序标题栏下方的“图例”按钮(使其处于按下凹陷状态)以选择显示图例时,在子程序计算结果的首行位置将自动插入相应的图例。

  • 可将鼠标移到下列相应图例上单击右键,选择“复制”,然后在子程序计算结果中将光标定位到目标位置后单击右键,选择“粘贴”。

矩形截面

T形截面

工形截面(对称、不对称)

箱形截面

倒T形截面

圆形截面

环形截面

锥形基础横截面

倒锥形基础横截面

阶梯形截面

倒阶梯形截面

 
 

模块信息

  • 子程序编号:MID083。

  • 功能编号:FUN001。

  • 发布版本:V2011.03.1989,发布日期:2011-07-01。

  • 取代:MID057。

  • 被取代:MID161。